離開了所謂牛逼的公司,剩下的,才是真正的自己
作者:?博愛
發布時間:?2019年09月12日 15:35:02
文:李尚龍|壹心理專欄作者
一年前,一個記者朋友跟我講了一件事情,她通過朋友聯系到了一個大腕兒采訪了他。這個人之前從來不接受采訪,這次竟然答應了她。她回到公司,特別開心地跟領導說:我采訪到了他。
事后,朋友跟我說,重要你妹!
朋友聽到這句話,欣喜若狂,眼淚都快出來了,于是竟然傻了吧唧地問了一句:為什么?
朋友說到這里,我不禁開始思考,平臺和個人能力到底哪個重要,或者,他們的關系到底應該是什么?
那天,我問朋友,你覺得平臺重要嗎?

前些時間一個微信號的小編跟我發信息,說,龍哥我想轉載你一篇文章。
沒想到小編來一句:哎呀,還是平臺重要啊,幸虧我這個平臺很大啊,龍哥你這么快就答應了!
于是,我好為人師的臭毛病又來了,我跟小編說,孩子,我答應你不是因為你平臺大,因為我誰都會同意,如果我通過看號的大小來決定是否授權,那也是跟號有關系,跟平臺有關系,和你沒有關系,所以,別把平臺當做你的能力,你要明白,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,離開平臺剩下的,才是你的本事。
很多人都有這個錯誤邏輯:我現在這個平臺很牛,所以我很牛。
其實并不是,每個人在舞臺上化了妝都會很美很吸引人,可當你出了劇院走在路上還能被人認出,才是真正的明星。
這個世界喜歡把人貼上標簽,卻不知道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弱者總喜歡炫耀自己的平臺,高談闊論自己有鐵飯碗,得瑟自己在哪個體制內。真正的強者,從來不會拿著平臺說事兒,他們創造平臺;他們每去一個平臺,都能讓這個平臺變得更好;他們不會錯以為平臺是自己的能力,他們明白:
離開平臺,剩下的,才是真正的自己。
很長一段時間,我都被貼上了新東方老師的標簽,朋友介紹我的時候,總是會說,這是一名新東方老師。這點讓我很尷尬,因為我在新東方也就三年,而且我辭職快三年了。
后來我慢慢明白,因為自己每天都在進步,你在哪個平臺就不那么重要了。
我覺得員工和平臺應該是有這樣一種關系:共同成長,彼此獨立,不寄生彼此,但協助對方,一起變得更好。
我曾經遇見一個出版社的編輯,她看稿子速度慢,效率低,我問她你怎么這么低的效率,她說,老板一個月才給我這么點錢,我拼什么命???
她竟然為了工資而生活,用工資來決定自己的價值,這樣的生活,未免太錯誤。
甚至他跟我說:咱們這個平臺多好啊,反正有課上,只要講得別太差就好。
而他只干了兩年,就被迫轉型離開教育圈。
所以,平臺和個人,應該是相互依存,但相互獨立的關系。平臺可以有你而更好,但不能全依賴你個人,你可以依靠平臺成長,但不能依賴于平臺。
我們在一畢業的時候,都希望找到一個好工作,認為好工作就有了好平臺。
后來我們發現,好學校也有庸才,一般學校也一樣能出改變世界的人,當這個人出現在公眾時,大家只能記得他創造的平臺,只有在調侃的時候,才會想起他的母校。

朋友過了幾天遞了辭呈。
朋友沒說話,冷笑了一聲,轉身離開了單位。
而他原來的公司,據說,還動不動地開會,質問其他員工:我們這么好的平臺!你們怎么約不到那個人了?

【新書速遞】百萬暢銷書作家、中國優質新偶像李尚龍寫給所有懷揣夢想、逆風奔跑的千萬年輕人的激勵之書《你所謂的穩定,不過是在浪費生命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