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舅”生活狀態的短視頻 使“精神內耗”成為繼“內卷”之后引起更廣泛共鳴的熱詞。如今,視頻的熱度已經消退,但人們的“精神內耗”在提起后并沒有被“放下”。
“精神內耗”,來自于心理學,英文名是overthinking,直譯就是過度思慮。放在今天的語境,則表示對于周遭環境的不安全感逐漸強烈,對自我的負面信念,導致過度思考,又無法找到最優解,仿佛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中。
對于現代人來說,職場是“精神內耗”的主戰場——可視的收入銳減、35歲以上的年齡焦慮、接踵而來的大廠“畢業”潮、應屆生畢業即失業等。這兩年儼然成了“黑天鵝”疊加“灰犀?!钡姆浅r期。無論是剛踏入社會的00后職場人、還是工作十年甚至更久的“老炮”,都不敢輕描淡寫地說一句“我還行”。
一支短視頻、無數雞湯文當然都拯救不了職場人的“精神內耗”,那么,它真的是無解的么?
01 過程和結果,到底哪個更重要?
“如果過程讓你享受,結果成功與否又有什么所謂呢?”
“可是如果我就是有所謂呢?我就是想要個好的結果呢?”
99年生人欣欣,用她自己的話說:學歷普通、長相普通、能力普通。但她卻給自己定下了“職場不普通”的小目標。
校招時,她一心想去“大廠”,無數簡歷石沉大海。有人跟她說,“雙非”畢業生投遞這些TOP級公司,99%沒戲。也有人為了安慰她,給她列舉了無數大公司的弊端,給她看各種社交媒體上對大廠的吐槽……
可是欣欣依然堅持,最后竟然想盡辦法要到這家公司某部門負責人的郵箱地址。她說:“除了高考,我從來沒有為了一件事這么努力過?!焙髞?,一封聲情并茂的、將自己的優勢描述得淋漓盡致的求職信“躺”在了這位負責人的郵箱里,結局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。在近千萬應屆畢業生求職難的背景下,能以“普通之資”入職名企,欣欣成為同學眼中的“能人”,也有人說她走了“狗屎運”。好朋友問她:“如果最后也沒成呢?”她說:“那就先找別的工作,以后有機會再跳槽?!?/p>
……
聽多了“過程比結果更重要”的言論,任何人都難說“不認同”。但是,如果那個“結果”已經成為你的“興奮點”,如果它真的對于你的成長有益,那就放馬去追。還有選擇“堅持”或“放棄”的機會,這本身就很難得,省去猶豫的時間,做出決定的那一刻,精神內耗已經好了一半。
智聯招聘給今年評選最佳雇主的活動提出了“出發!職場多元宇宙”的主題——數字化時代,00后跨入職場,不同的組織形態與個體選擇造就了職場的多樣性。有人一往無前走向大廠,也有人急流勇退,卸下職場C位的光環,“定制”自己的職場下半程。
“與自我和解,想清楚自己人生的意義與價值,難題就變得不難了?!苯衲?6歲的二胎媽媽溫女士在說起自己職業轉型,“入行十幾年,別人看來我的職場路走得很順,可以說是長居C位,但是為之付出的辛苦也是難以用幾句話說得清楚的。這兩年,當一次次熬夜爆肝的頭腦風暴只能帶來疲憊而不是興奮,當試想即使升職,坐到我上級的位置,我也沒有特別開心的感覺。我沒有動力再走下去了?!?/p>
然而,溫女士卻不知道自己如何轉場,不拼了,等著被其他人超越?離職做全職媽媽?好像都不是她想要的。迷茫讓她陷入“精神內耗”——卸下職場C位的光環,我還是我嗎?
《反內耗》一書中提到:生活時刻都有挑戰,但挑戰本身不會帶來痛苦,自我戰爭引發的內耗才是痛苦的根源。
“當我認識到,這個階段,我想去表達,想把我的閱歷和人生體驗與更多的人分享,而不是靠冰冷的業績數據晉升,我和自己達成了和解?!睖嘏勘硎?,媒體出身的她有著極開闊的視野與極佳的文筆,成為自由撰稿人,成為‘表達自我’的最佳方式。
當她下定決心后,很快從“精神內耗”中掙脫出來?!爸挥袕穆殘鲞@部高速運轉的機器中停下來后,才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?!痹跍嘏靠磥?,“職場并非每天要通勤、按時打卡、開不完的會,而是通過自己的特長,實現自己的價值,這種價值不光體現在收入上,更在于社會價值與個人成就感?!?/p>
智聯招聘提出的“職場多元宇宙”提倡企業了解不同員工的訴求和喜愛并滿足其需求,支持員工做真正熱愛的工作。而溫女士選擇自己成全自己的熱愛。
如今,身為自由撰稿人的她,主要為一家內容中臺供稿,一臺電腦、一部手機就能高效工作,實現帶娃、賺錢兩不誤。她還在多個社交平臺、短視頻平臺注冊了賬號,講述自己的職場觀、育兒經等。
本文地址:/zczx/143368.html
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,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
下一篇:“勞模楊冪,別再演了”